學科簡介
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
臺北醫學大學擁有 7 個學院(12 學系、22 研究所)及 3 家附屬醫院(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、萬芳醫院、雙和醫院)。醫學系由 8 個基礎學科及 18 個臨床學科組成。
復健學科
復健團隊由復健科醫師、物理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、語言治療師、心理師和社工師共同組成;復健主要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從預防疾病(健康促進)、治療、康復、長期照護,提供全人的照護。
醫療單位
復健學科包含了三個醫療單位: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、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,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、研究和教學課程。
師資概況
六大醫療及研究訓練團隊
北醫附設醫院、雙和醫院、萬芳醫院三院復健醫學部,無論是服務、教學、研究皆密切交流,各院依其發展特色,在復健領域上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為了使三院復健團隊之研究更寬廣,已著手進行整合三院醫師之專長,依照復健醫學之主要六大領域進行分工,分為神經復健、骨科復健、心肺復健、兒童復健、癌症復健、ICF / ICF-CY 等六大醫療及研究訓練團隊,與相關科別醫師合作,從預防(健康促進)、治療、復健、長期照護全面性的角度出發,積極進行研究,發表論文,打造「全人照護」團隊;期能透過此整合模式,鼓勵各醫師朝特色領域發展,提高研究能量,成為國內頂尖之「全方位復健中心」,並打開國際知名度,在國際學術研究中成為具影響力之復健團隊。
為達成上述發展規劃,本團隊之研究發展目標將以健康促進、急性治療、復健、長期照護之全人照護角度出發,分為神經、骨科、心肺、癌症、兒童復健、ICF / ICF-CY 等六大醫療及研究訓練團隊,形成完整復健體系,研發「復健評量與治療管理資料庫」,收集上述六大領域之臨床與學術資訊,建置「復健資料與知識庫」,應用於研究、教學、服務,成為國際級之「全方位復健中心」。
跨領域整合架構
機器人輔助復健
北醫復健部的「機器人輔助復健」創舉,協助許多不良於行病人復健成功,縮短復健期程,多次應邀於國際會議演講。
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制度
雙和醫院從 2010 年起,成為全國「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制度」推動之專案辦公室,積極協助衛生福利部以 ICF(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(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of Functioning, Disability,
and Health,簡稱 ICF))之精神,研擬「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制度」之鑑定工具,使此制度順利於2012年7月11日上路,至2014年已發表多篇相關之期刊論文,而萬芳醫院亦積極協助此制度之推展,並共同發表論文。
重覆性顱磁刺激術
萬芳醫院目前積極進行 rTMS(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重覆性顱磁刺激術)之臨床研究,國外已有小型研究證實,此技術可以幫助脊椎神經部分損傷病人恢復一些運動和感覺能力。
分享此頁面